
白马湖——杭州主城边缘的一块“处女地”,白马湖湖区面积1800余亩,区块内有山北河、石荡河、龙塘河等二十多条河道,冠山、狮子山、回龙庵山等盆景型山体,特产包括冠山杨梅、桂花茶等,是江南副城的一块“宝地”。
古代这里曾是江海相连的前海湾,由于山洪冲击、海潮吐纳,海湾渐被泥沙堵塞,成为泄湖。全湖周长10余公里,南宋时水面达3000余亩,后经过多次自然淤积与围垦,到1984年水域缩至1720亩,成为当时萧山地区最大的湖泊。
湖中有马湖桥,将湖水一分为二,桥东称“东白马湖”,水面约700亩;桥西称“西白马湖”,近1000亩,平均水深3米。湖中有大小不一的天然绿洲12个,茹西渡墩、王家墩、大鼻头等,其中最大绿洲“蛤包墩”,约有180亩,道上绿树环抱,一片清凉世界。
历史上,白马湖称作“排马湖”,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此排马布阵,攻打困守于傅家峙的越王勾践,以此得名。南朝梁时(公元6世纪)白马湖叫“西陵湖”,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载:“固陵(即西兴)有西陵湖,亦名西城湖。”清人毛奇龄《萧山县志勘误》诠释道:“(此)即白马湖,以地近西陵(西兴),则名西陵湖;以其在(越王)城山之西,则名西城湖。”





杭州滨江区白马湖
评论